撰文:卓王詠詩博士 Dr. Win Win @ Dr. PLAY
13/10/2022
早前拜訪香港西區婦女福利會幼稚園,對他們的幼兒醫學課程非常感興趣。
認識溫校長多年,欣賞他為人創新和網絡廣泛,經常引入不同的課程給學生,讓學生大開眼界。

1. 幼兒醫學動手做
幼兒醫學課程,單看題目已很吸引。涵蓋幼兒教育的六大範疇,學生透過動手做的過程,學習一些基本醫學的概念和原理。

2. 認識自己,常存感恩
幼兒由認識自己出生至成長,培養懂得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明白生命的價值,這是醫德和品德的發展。
課程重視幼兒的生命安全,他們會嘗試接觸初步急救的方法,以助人自助和救急扶危為目的。小朋友亦能透過人體器官模型,了解不同器官的構造和用途。

3. 醫學的STEM
S for Surgery外科 – 體驗活動:夾棉花、貼膠布的傷口護理。介紹日常的人體症狀,親子互動式的症狀檢查。
T for Terminologies 詞彙 – 基礎名詞如不同的人體器官和過程,結合模型實體教學。
E for Ethics 道德倫理 – 醫德仁心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價值觀,培育他們成為醫護專業的未來人才。
M for Medicine 內科 – 體驗活動:使用血壓計、溫度計和聽診器,介紹藥物的用處和治病的基礎概念。細菌導致疾病和正確洗手預防疾病的方法,提升同學對公共衛生的意識。

4. 醫學遊戲,培養尊重
透過有系統的教學活動,幼兒懂得在不同的情況下,應用基本的急救方式,例如檢查傷者的傷勢,並運用棉花夾及棉花清潔傷口。學生能正確地運用血壓計、溫度計和聽診器等醫療設施,以真實的用品,吸引幼兒對醫學過程產生興趣。在結合不同模型的實體教學後能說出不同人類的器官名稱及基本明白這些器官的用途,從而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香港西區婦女福利會幼稚園 – 羅瞿惠芬校監兼會長